耳形船卵溞

Scapholeberis aurita   Fischer
   

  109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雌性特征 体长1.40—1.51毫米。体近半圆形。浅灰色,吻与腹缘特别灰黑。壳瓣背缘呈均匀的弧状;腹缘与后缘平直;腹缘前端的棱角突起明显,刚毛列比较稀疏。后背角钝。后腹角的壳刺短而粗钝。壳纹不很清晰,但靠近后腹角周缘有两行弯的刺毛束联成的刻纹(图98C)。
头部短,其长度小于体长的1/3,背侧均匀外凸,腹侧中部微凹。额顶不耸起。颈沟很浅,在有的个体上甚至完全消失。吻长而尖,常向后弯曲,具有稀疏的刻齿。壳弧非常发达,向前伸展,越过复眼,直达吻尖。从背面观察,壳弧在头部左右形成两个耳状突起。复眼大,位于头顶。单眼呈纺锤形,远离吻端。第一触角比上述两个种的都长。
后腹部(图98B)短,基部宽,末端略窄,背缘不弯曲,在肛门前微凹,继而均匀外凸。肛刺较多,约九个。尾爪上有明显的篦毛列。腹突发达,其下方背缘有细毛。
雄性特征 体长0.90 -1.06毫米。壳瓣约呈长方形,前端稍宽,背缘平直,向后端倾斜,因此后缘很低。后背角浑圆。后腹角的壳刺很短很钝。吻不发达。第一触角前侧有2根触毛,末端有嗅毛束。第一胸肢有钩及长鞭毛。长鞭毛形状特殊,中部较粗,末端有两个细小的钩状刺。腹突不明显。肛刺比雌性少,约5-6个。输精管开孔于尾爪与肛刺之间。

生物学

生态 习居于湖泊、水库、池塘以及水坑等各类水域中。虽属于广温种类,但很罕见。多周期生殖。雄溞在九、十月间出现。夏卵每胎20-30个。
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
地理分布 我国仅见于青海省(青海湖边倒淌河下游网状沼地);